河曲戏剧艺术的兴盛和繁荣,历史上有以为代表人物,那就是元代大戏剧家白朴。白朴,子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生于1226年,卒于1312年,隩(yù)州(山西河曲)人。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它的作品大多以表现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如《祝英台死嫁梁山伯》、《苏小小月夜钱塘梦》、《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等等。其中的不少佳作,至今仍是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每年从太原到河曲旅游的朋友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下面是我们山西旅游热线为您准备的河曲旅游交通指南。
河曲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西临神文化教育煤田、北接准葛尔能源富集区、东承朔州工业区、南接河东煤田,境内有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河府大桥、韩河公路、沿黄公路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圈,成为承接呼、包、鄂、榆经济发展拉动力的枢纽带。
全县公路运输客货运站场10个,总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量451 辆,其中:货车362辆,客车49辆,年客运量达71.4万人,客运周转量12950万人公里;货运量191.7万吨,货运周转量26565万吨公里。
2007年底全县通航里程为76公里,各类码头泊位15 个,年货运吞吐能力已达0.14万吨,客运吞吐能力3.25万人,全社会运输船舶16艘,总载重吨位17吨,全社会实现年水运货运量0.14万吨,货运周转量1.19万吨公里,客运量3.25万人,客运周转量7万人公里,水运潜力和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特产推荐:
1.开河鱼: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更有大补元气、通络发散之功效,其鲤鱼更佳,为历代上贡佳品。据古《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金丝鲤鱼上贡给皇帝。
2.黄酒:冬月将黍米煮成稀粥,冷却后放入麯,稍发酵即将白酒倒入,然后置火炕头围盖之,酿十天左右,酒自澄清,呈黄色,甜粘味醇。酒熟羊肥,有羔羊朋酒之风焉。
3.果丹皮、果瓣子:是河曲的传统食品之一,主要是海红树的果实加工而成,历史悠久。果瓣子的制作更为简单,将成熟的海红果的果把和花盖去掉,一切两瓣,用线串起来晒干即成。果丹皮、果瓣子的特点是:酸甜可口,生津止渴,健脾消食。
4.酸饭:相传河曲吃酸饭始于北宋。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清热解渴,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以上温度下浸泡4至8小时后澄出即做成酸粥。做成稀饭叫酸稀粥,从沸汤中捞而食饭粒者叫酸捞饭,它是以糜米为主食的河曲人的创造,同时也是食用糜米的上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