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去甘南旅游的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清楚甘南旅游娱乐指南是必不可少的。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自然、人文资源的缩影,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功能齐、特色浓和原始性、神秘性、多元性著称于世。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藏族文化古朴神秘,民俗风情浓郁独特,历史遗迹底蕴丰厚。太原旅行社的朋友出发前,一定要了解甘南旅游娱乐指南;下面是山西旅游热线为您准备的甘南旅游娱乐指南。
抱石头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多在教庆节日或集会时举行。石重100—150公斤,圆形,有时也用盛装不同重量的沙石的沙袋代替石头。比赛方式为参加者双手先将石头抱在胸前,然后将石头从掖下移放背上,能背石头在规定范围走一圈而石头不落下者为胜,也有将石头抱起的重量来定胜负。
藏式摔跤
藏式摔跤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竞赛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年间即已盛行。比赛一般在直径10米的圆形摔跤垫、草地或沙地上进行,以个人为单位,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但运动员必须赤脚上阵。比赛时双方先用棉布或绸子腰带束身紧腰,由裁判检查松紧程度。双方各自先抓住对方的身后腰带,用自己的左前胸紧贴对方的左前胸,双方头颈错开,当裁判哨声鸣响后,竞赛双方一鼓作气将对方用力摔倒,凡是被摔倒者为输。藏式摔跤与其他民族的摔跤方法有所不同,不准用脚踢对方和打绊脚,也不准拉扯、撕拽,只允许握抱对方腰部以上部位。一般以三局两胜定输赢。
赛牦牛
和赛马基本相似,骑手多为10多岁的孩子。赛牦牛一般进行速度赛,距离200-300米之间。是人和牛在力量、速度、技巧上的有机配合的较量,难度较大,获胜方骑手披红戴花,十分荣耀,赛牛也倍受太原到甘南旅游朋友的青睐。
大象拔河
藏族人民崇敬大象,认为大象是吉祥物,因此,参加大象拔河比赛的人数较多。大象拔河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一般为两人,每局比赛时间为3分钟,并轮流交换场地。大象拔河比赛形式有面对面、背对背等多种,一般常见的比赛形式是背对背式。大象拔河比赛绳一般长10米,直径25-30毫米,绳头两端各有一个周长为1.5米的套环,绳中间系一红带作为标志。比赛时,运动员将套环套在各自的脖颈上,转身相背,使拔河的绳从颈下通过腹部并从档下穿过,两手、两膝、两脚着地,标志带垂直于中心线中点。当听到裁判发出开始比赛的信号后,比赛双方用脖子或肩膀用力牵拉,一般将标志性的红带拉过河界者为胜。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60、70、80、90分斤四个级别。由于此活动集比赛、娱乐于一体,简便易行,深受牧区群众喜爱。
赛马
赛马活动是牧民群众为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分场地赛马、越野赛马、障碍赛马、下坡赛马、乘马射击、乘马接力等种类,比赛距离500-15000米不等,一般按性别分组,不论年龄,赛马时,赛马手身着节日盛装,给参赛马匹也扎上各色彩带,比赛激烈精彩,四周人头攒动,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烈。获胜者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由长者牵马绕场一周,接受人们的祝贺、哈达和鲜花等物品。赛马是甘南地区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唐代赛马已发展成型,主要用来祭祀神灵,到了北宋末期衍化为纪念格萨尔王战胜妖魔的象征性庆祝活动而被沿袭下来,现在赛马已成为牧民群众为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近年来,合作市举办的每年一届的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上都要举办大型赛马活动,每逢此时,数万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自己心爱的乘马前来观看比赛。一连数日,当周草原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甘南特色美食攻略
酥油
酥油提炼自牦牛奶中,是藏民不可缺少的食用油,营养价值很高,是藏民日常摄取热量的重要来源。提炼酥油的方法是:先将牦牛奶稍加热,然后倒入酥油木桶里(当地人称“雪董”),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提奶汁油水分离。这样水上就浮起一层淡黄色的脂肪,冷却后便是酥油,将它灌进皮口袋储存,用时再舀出来。主要用于做酥油花、点灯,也用于熬制酥油茶、做糌粑、炸“卡赛”和果子。
青稞
青稞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藏区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太原到甘肃旅游朋友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