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

返回首页旅游攻略 正文

甘南旅游必玩景点

2013/8/30 0:00:00 作者:匿名

   每年去甘南旅游的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清楚甘南旅游必玩景点是必不可少的。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自然、人文资源的缩影,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功能齐、特色浓和原始性、神秘性、多元性著称于世。

   贺兰山

  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藏族文化古朴神秘,民俗风情浓郁独特,历史遗迹底蕴丰厚。太原到甘肃旅游的朋友出发前,一定要了解甘南旅游必玩景点;下面是山西旅游热线为您准备的甘南旅游必玩景点。

玛曲草原
    黄河流经玛曲大草原时,突然一个回湾,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曲景观。黄河在玛曲草原上流势平缓,支流众多。沿黄河两岸草地平坦,孕育了卓格尼玛滩、乔科滩、扎西滩以及被誉为花和鸟的“海洋”的西梅朵合滩等甘南有名的优质滩地草原。

   月牙泉

  在黄河首区还散布着景色秀美的峡谷、森林、草原、湖泊、溶洞、温泉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大草原玛曲被测定为“超洁净无污染地区”,黄河首曲所在地玛曲县还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注:玛曲,藏语即黄河)。钟灵毓秀的玛曲草原孕育了藏族牧民淳朴、开朗、热情的民风,至今仍然保留了古老的游牧部落的某些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风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玛曲藏族牧民的热情好客之心丝毫未减,洁白的哈达、飘香的奶茶、手抓羊肉、闻之欲醉的青稞美酒、优美奔放的藏族歌舞都表达了草原人民对远方来客的一片深情。玛曲草原成为一处空气清新,回归大自然的理想避暑胜地。

岗岔溶洞

   崆峒山

    岗岔位于合作市正北方26公里处的岗岔行政村,以奇特的溶岩洞地貌,石林风光为特色。这儿的山峰与石崖相对,顺沟绵延,山势峙珑,松柏蓊郁。有些嶂顶的石崖上,崖缝中深扎着棵棵虬劲的松柏树,展示着自然界中生命的神奇。

    沿喜拉沟一带共有石炭岩溶洞及天然岩洞7处,极具特色。2处天然修仙坐禅洞窟,曾有好多高僧大德慕名修行过,里面现仍存有打坐修行的禅台。2处穿岩洞,传说一处是神母做饭时神力开凿灶台及烟囱时留下的遗迹,一处乃神母的神箭将石崖从中射穿所致。

    迷人的传说与眼前的景物令人浮想联翩,而两处景致更佳的岩溶洞更让太原到甘南旅游的朋友着迷。一处为喜拉乃康大神洞,洞内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通,斜向下延伸,宽窄不一,宽处如大厅,窄处仅容一人爬行。洞深处五颜六色的彩石,形态各异有如葡萄形状的石钟乳,似水晶迷宫,任想象驰骋,别有情趣。

    另一处滴水岩洞,深15来左右,洞口窄腹宽,洞腹内有古猿人化石、恐龙化石等各种造型的奇石。右侧有一支洞,其深处有十八罗汉与释迦牟尼造型佛像钟乳石,与支洞口的两座佛塔石像,构成一座天然佛殿经堂,堂内形似猪头等造型的钟乳石如供品一般,洞顶似挂珠绍玉,洞奇石美令人感叹不已。

九龙峡

   月牙泉

    自西向东流经迭部县城的白龙江,两岸高峰耸峙,河谷纵深,形成长峡险谷。其中位于旺藏乡境内的九龙峡为险要,素有“九龙金锁”之称。

    九龙峡系地质构造运动及白龙江长年切割而成,形成雄浑壮观的巨大峡谷,南北两岸悬崖垂直高度800余米,两岸绝壁之间宽仅数十米,而仅一水之隔,北岸属迭山山脉,南岸属岷山山脉,江岸春暖花开,峰顶仍积雪皑皑。峡中悬瀑挂壁,白练当空,渲嚣之声震撼峡谷。

除九龙峡外,自西向东还有尼石峡(电尕乡境)、尼傲峡(尼傲乡境)、洛大峡(洛大乡境)。

八角城遗址

   莫高窟

    八角城在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这里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现八角城遗址基本保存完整。1981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形。八角城全长2193.4米,合2.2公里,城内占地300亩。城外有护城河、护城壕,还有外廓,南门外另有外城。从建筑工艺上看,该城系唐以前所建,建筑形式上突破了方形格局,十分独特。城虽不小,但城角之间距离均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内,可互为照应,因而易守难攻。

    在八角城曾发掘出大量文物,如唐宋时期的金属货币、铜牛、方砖条砖、简瓦、板瓦。另外在八角城周围的平地、丘陵、台地上,无处不有古代弃耕的层层梯田,有的地方梯田一直修至山顶,昔日这里经济之发达、人烟之稠密,由此可见一斑。

格萨尔广场
    格萨尔广场位于玛曲县城中心地带,西倾山脚下,以格萨尔神马为内容,于2002年8月竣工使用。有主体雕塑台(格萨尔神马),国旗台,九龙厅,八个图腾柱,下沉式广场等建筑,整个广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商业楼、电影院、文化展厅、老人娱乐中心等组成,是集商贸、休闲娱乐、购物、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全县文化、商贸中心。

    广场内草坪、绿树、鲜花相依,河曲神马腾跃若飞,雕龙栩栩如生,夜晚霓虹闪烁,漫步其间令人目不暇接,西倾山嵯峨商峻,形成县城落雨,西倾落雪的奇景,在夏日阳光下白雪与绿草相映,令山西旅行社的游客心旷神怡。

甘南旅游历史文化

   嘉峪关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属古西羌地。秦穆公37年(公元前623年),秦国向西扩展,拓地千里,今临潭、舟曲等地进入秦国版图。汉武帝元六年(公元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河湟设护羌校尉,今临潭县属陇西郡,西部仍为羌人之地。三国时,甘南州境内东部属魏国。公元247年后迭山以南属蜀国。自西晋永嘉末年(313)年至唐龙朔三年(663年),甘南一带为吐谷浑所辖。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后,归吐蕃所辖。公元998年,河湟流域的吐蕃人建立了角厮曙政权,藏史称“宗喀王”,州境大部分地方为其所辖。元朝在河州(今临夏)设立吐蕃宣尉司都元帅府,今境属之。    

    明朝在青南、川西设朵行都指挥使司,总管藏区事务,今境属之。公元17世纪(1636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众由天山以北迁居青臧高原,成为青藏高原的统治民族,甘南西部在其管辖内。清雍正初年,甘南西部为青海循化厅管辖。民国时期,甘南为甘肃省直辖。公元1927年设立拉卜楞设治区,1928年改为夏河县。1927年设立卓尼设治局。  

    1953年10月甘南自治区在夏河拉卜楞成立。1954年7月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州有许多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歌舞、赛马角力、采花节等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     甘南州藏族在婚丧嫁娶、起居、饮食、礼仪以及文化活动诸多方面蕴涵着与其他藏区既相似又有不同的独特的民俗。
相关攻略
相关线路
相关咨询

山西旅游热线手机版-u035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