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

返回首页旅游攻略 正文

夏县旅游必看景点

2013/10/3 0:00:00 作者:匿名

    夏县,古时称为安邑,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的堆云洞、瑶台山风景区、司马光祠、架桑漂流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下面是我们山西旅游热线为大家推荐的夏县旅游必看景点。

东下冯遗址
    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为重要,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堆云洞
    在山西夏县城西23公里稷王山下上牛村。由于地势高凸,环境幽邃,雨后云雾萦回于此,故名。洞为明代的建筑,清时增修。现存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形成一组殿阁庭院相连的道观建筑群。庙内有石刻“堆云洞图”,描述兴盛时期的洞景。清人慕其景色幽雅与建筑壮丽,有诗八首,题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是堆云洞的真实写照。

薛嵩墓
    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东万泉(今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曾平安禄山之乱,任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军节度史,封平阳郡王。该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道组成。墓冢封土高2.45米,周长91米。墓前有唐大历八年(773年)神道碑一通。现存石羊两尊。甬道内保存有约20平方米的壁画。

瑶台山风景区
    瑶台山又称巫咸山,位于夏县县城2公里的中条山前沿,孤峰峭拔,苍翠摩空,一衣带水,景色宜人,为夏县古八景之首。明清时期,这里庙宇林立,是游人拜遏游赏的佳去处,中秋尤盛。瑶台圣境儒、释、首三教合一,堪称古今宗教圣地,已成为古都夏县的重要标志。

司马光祠
    司马光茔祠占地百余亩,平方旷达,规模宏丽,分四大部分:茔地、祠堂、余庆禅院、涑水书院。茔祠内还保存众多的北宋石雕,以及宋、金、元、明、清珍贵碑刻。如王安石撰文、书法家雷简夫书丹的司马沂碑,苏轼撰文并书石的司马光神道碑(又名杏花碑)以及明代时用宋制螭首(高1.8米)龟跌(高1.6米),宋哲宗篆额的“忠清粹德之碑”,均为历代金石学家视为珍品。

架桑漂流
    是由山西省八斤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在夏县泗交镇架桑村投入巨资开发的水上漂流娱乐项目。架桑景区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泉水清澈,民风淳朴,山货奇多,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吃吃农家饭,品品山珍野味,休闲于窑洞木屋、农家院,感受大自然的风景,做一回山野闲人。从高空俯瞰峡谷,河道宛如一条晶莹剔透的飘带盘绕在深山中。这里水流湍急、瀑布高挂、山高谷深、奇峰险石、林木繁茂、空气清新,让大自然恩赐的一切沁入您的心肺。

唐回漂流景区
    位于中条山腹地的夏县泗交镇,是集漂流、水上拓展、松林别墅渡假、避暑、体验农家、休闲、野营、野炊、探险于一体的原生态景区,距县城25公里,二级公路直达景区;景区面积41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多米。境内群山连绵,奇峰林立,潺潺流水,蜿蜒曲折;山花野果,满山遍壑;野生动物、鸟类,种类繁多。

佳旅游时间:
    夏县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冬季多呈现干冷少雪,平均气温为-5℃。夏季呈现高温高湿,平均气温25.1℃。秋季往往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平均气温13.3℃。春季气温极不稳定,冷热无常,空气较干燥,平均气温12.9℃。一般高温度出如今七月份,低温度出如今一月份。所以,春季、夏季和秋季是到夏县旅游的佳时间。
相关攻略
相关线路
相关咨询

山西旅游热线手机版-u035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