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目前,全县已发现各级文物古迹169处,其中旧石器遗址1处,新石器遗址22处,春秋战国墓群2处,汉代墓群3处,其他名人墓葬17处,古建筑64处,碑碣刻石32处。革命文物8处,古树6处,化石5处,仅2.5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有各类名胜古迹33处。每年从太原到新绛旅游的朋友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下面是我们山西旅游热线为您准备的新绛旅游风俗民情。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中重要的节日,凌晨烧柏枝、放鞭炮,以接神祝福。早饭家家吃饺子,饭后向长辈拜年。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节前即排演“社火”、台阁、拐子、花车、鼓车、杂耍、花灯等,在乡镇表演。元宵节达到高潮,进城表演,晚上张灯结彩,开提灯会,吃元宵。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传“二月二,龙抬头,换新头”,剃头理发。家家烙煎饼,拍簸箕,扫床,歌谣“二月二,拍簸箕、疙蚤壁虱不得上坑里”。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门口插艾蒲,喝雄黄酒,并以雄黄涂幼儿耳年鼻、写“王”字于小儿额上,佩戴朱砂袋,系五色丝,意在镇百邪,并以虎形划符贴在门上,叫做“禁五毒”。民间习俗吃粽子,据传为纪念屈原。
五、六月六
为新绛传统大会日,群众习惯在这一天曝晒书、衣、作麦曲。
六、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相会为祭祀先祖的“鬼节”,用各色纸裁作衣形焚烧,名为“送寒衣”。
七、腊月习俗
初五,以各种豆子与米作粥,叫做五豆粥。初八,用米、红枣及各种豆作饭,叫做腊八粥。“二十三,糖瓜儿,丢下七天年下儿(旧传灶君爷上天),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蒸馒头,……”
八、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家家户户包饺子,有的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特产推荐:
1.绛州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为唯一烧制的砚品。它产于我省绛州(今新绛县),历代帝王将相、名流大雅竞相收藏,在中国砚史上,它独树一帜,为山西省特有,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具有三晋特色的艺术珍品。
2.新绛云雕、螺钿:云雕产品,是一种雕漆工艺品,是山西民间家庭摆设品,旧称剔犀。这种产品在元代至明代时曾盛极一时。
3.新绛云雕漆器:云雕始于元代。相传,它出自浙江喜兴府名漆匠张成、杨茂之手,后来失传。它是中国漆器工艺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