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天主教堂”正对着“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跟“居园池”可以说是“背靠背”,过了“居园池”大门的前的马路,有一条很窄的胡同,直接上去就到教堂。每年圣诞节教堂那边人非常多。1937年,荷兰神父孔昭明花了45公斤黄金在这里建造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座哥特式教堂。绛州天主教堂为哥特式,左右双塔耸立,规模宏大,与青岛、上海、广州教堂并称全国四大天主教堂。据说白求恩大夫在赴延安之前,就曾经住在这里。每年从太原到新绛旅游的朋友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下面是我们山西旅游热线为您准备的新绛旅游必看贴士。
一、佳旅游时间
新绛县四季皆宜旅游。新绛县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一月零下4℃左右,七月27℃上下。年降雨量 55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94天。
二、新绛县 - 交通
境内交通方便,晋城至禹门口干线公路横穿全境,另有支线公路、简易公路和大车路交织纵横,连接着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
三、新绛县 - 资源
新绛县矿藏有铁、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等。工业有化肥、冶炼、水泥、纺织等。轻工业与手工业发达,以纺织、钻石、织袜、皮革、皮毛、印染、漆器、雕刻、描金、毛笔、香墨、毛毡、地毯、羽毛扇等产品驰名全省。手工业历史悠久,享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兴”盛誉。
四、特产
澄泥砚、云雕、螺钿等。盛产棉、麦、菜。汾河湾批发市场和西曲蔬菜批发市场名著三晋。
五、景点、文物
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台寺、福胜寺、稷益庙、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光村新石器遗址、西尉新石器遗址和龙兴寺、绛州文庙、绛州三楼等名胜古迹。宋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金著名廉吏李愈、直言敢谏大臣梁襄、太常博士梁持胜,元知州尉迟鼐、政治家尉迟德诚、元杂剧前期重要作家李行道,明工部尚书陶琰,清著名学者李毓秀,为新绛人。
六、新绛县民俗风情
1.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俗传“二月二,龙抬头,换新头”,剃头理发。家家烙煎饼,拍簸箕,扫床,歌谣“二月二,拍簸箕、疙蚤壁虱不得上坑里”。
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门口插艾蒲,喝雄黄酒,并以雄黄涂幼儿耳年鼻、写“王”字于小儿额上,佩戴朱砂袋,系五色丝,意在镇百邪,并以虎形划符贴在门上,叫做“禁五毒”。民间习俗吃粽子,据传为纪念屈原。
3.六月六:为新绛传统大会日,群众习惯在这一天曝晒书、衣、作麦曲。
美食推荐:
1.鸡蛋烙饼:饼在我国古代是各种面食的总称。《说文解字》说:“饼,面食也”。在火上烤或者烙的,统称炉饼。新绛炉饼种类颇多,当鸡蛋烙饼为佳。鸡蛋烙饼,当地俗称小旋,先烙好葱花饼,然后单面或者双面粘上鸡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腻,食之无腥,为新绛县独有。特点:香、酥、软、绵,老少皆宜。
2.泉掌豆腐:新绛县西北边缘的泉掌久负豆腐之乡盛名,历年不衰,常年作坊70余家。所作的豆腐鲜嫩适口,久煮不化,低脂高营养。行销周边各县。
3.甑糕:是由糯米和枣闷蒸而成,关键是适时加水掌握火候。虽不及八宝米,在晋南一带也久负盛名,因为它是用特殊的器皿蒸煮,一粘二甜,老少可口,如与涝糟合煮少许,饮之,更是别有风味。
4.莲菜:新绛县三林镇一带的莲菜种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去泥洁白,藕节粗长,剖开洞眼均匀,且比其他地方的莲菜多一个孔眼。